在新西兰
AKL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处于自2002年开始持续15年大周期末端,其中08年本来有可能顺欧美周期跌下去,然而新西兰政府抓住机会跟中国签订了自贸协定,三鹿事件后国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更是拯救了NZ的国际收支,4万亿刺激计划催生大量城市“中产阶级”,这个阶层是新西兰留学、移民经济主要支撑力量。自2012年开始国内资本开始海外配置,直到2016年达到最高峰,更是直接推升NZ房地产市场。
时间拉近一些,美欧日英以货币扩张完成去杠杆过程,经济转向复苏。同时新兴经济体为对抗经济下滑保持社会稳定而大量加杠杆。纽澳介于两者之间,但是在经济压力下,经济政策更靠向新兴经济体。
目前的尴尬是当美欧日英开始货币收缩时,纽澳经济组成中逆周期形成的巨大杠杆压力如何释放。
更危险的是,以国内目前的经济形势,城市“中产阶级”现金流透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是最近统计数据,中国游客在NZ的人均消费较上年下将20%。中美贸易是中国外汇储备最主要来源,美国对巨大的贸易逆差非常不满,然而根据统计局数据截至目前,今年中国贸易顺差中对美国依赖度不降反升,如果两国谈不好,中国会面临潜在的贸易缺口。同时欧日英在经济复苏阶段,不出意外的话以保护本国就业为目的的贸易壁垒会加剧。因此在“城市中产”透支以及外汇储备压力下,国内资金对NZ房地产市场的支撑会越来越弱。
回到房价,如果通盘考虑以上因素,房价的走势是不言自明的
--------------------------------------------------------------------------------------------------
下面是158L 回贴时对正文的一些补充,挪到前面看起来更完整一些
终于有人不再用供需论讨论问题了,此处应该有掌声。
不想再说供需,并不是因为它不对,而是有不足。从人类学会用一片羽毛交换一个贝壳开始,以供需为核心的交易行为就形成了。它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石,如果谁说供需论是错误的,那么就太狂妄了。但是房地产不同于普通商品,它具备特有的金融属性,涉及到债务周期,资本流动,心理预期等等,是非线性的,如果仅用供需来解释它的涨跌就显得不足了,打个比方就像 1+1=2是数学里的真理(0,1,0,1世界里的同学请绕行),但是如果想用它来解一元二次方程,恐怕就力有不逮,至少要学到开根号才行。看到这里应该就明白了,每当有人拿出供需跟你讨论,就像拿着尚方宝剑一样,无论如何你也无法说服他。
供需论打住,接下来说M2。
我本身一直观察M2,之所以没有引用,主要有2个原因,一是在等2017年4月的数据出来印证判断;第二是M0和M1数据在今年初发生过比较大的震荡,不知道政府和央行做了哪些调整,所以对M2的可靠性也略有怀疑。不过dodololau同学既然提出来了,那么就说一下。
看了你的说法,我对用M2来衡量价格有疑问,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摒除所有干扰因素,假设一个国家M2总值100万,同时有10所房子(不考虑任何其它资产),那么可以说10所房子的总交换价值100万,每个10万。5年后,国家的居民又要盖10所房子,从银行贷款200万。此时M2为300万,房子20个,每个房子交换价值15万。问题来了,平均房价15万,新房子20万一套,而如果看M2增幅300%,按照153楼的算法,房价应该涨3倍,达到30万一套。那么房子到底值多少钱? 这个例子如果调整参数,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互相没有关联,所以反向验证,用M2增量衡量价格是有不足的。
接下来说一下我对M2的观察

我们都知道,M2的温和扩张是经济正常运转的保障,上图前2个红圈分别对应1997和2007经济危机,而目前我们处于第三个圈,其最高点为2016年4月份。M2停止扩张表明信用开始坍塌,我从来不相信事情会简单重复,但是当一些苗头出现时,至少应该引起足够的警觉。
接下来说一下为什么把这次房地产上身周期定义从2002年开始的15年,如下图:

租售比和房价收入比从2002年开始陡峭一发不可收,与留学移民经济完全正相关。房价上涨的过程也是中国加入wto后积累巨额贸易顺差,为减轻结汇压力逐步放开个人购汇的过程。然而2017年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情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压力日益增大,对购汇限制越来越严格,过去15年发生的事情已经逆转。
下图是截至2017年7月20日,中国境外投资数据,

即使将前半年数据翻倍,也就堪堪接近2012年,由此可见目前的跨境资金管控程度。当富商们对外投资都受到限制时,普通城市中产还能向外转移多少资金呢?豆腐教心心念念的6个城市开放换汇限制最终没有发生吧。
回到租售比那张图,总有人说什么房价每10年翻一倍,结合数据我们可知,在2002年之前的几十年,两个指标在相对稳定区间内震荡,也就是说是经济内生性的增长推动房价上涨,房价有支撑,而2002年以后,由外部资金推动房价上涨,就像坐在氢气球上一样,越飘越高,直到气球内外部压差过大爆掉,当然在爆掉之前,气球飘的越高,看到的风景越好,坐在气球上的人也就越高兴,不过常识告诉我们越高里爆破就越近了。
评论
你要相信刚需的力量
评论
好,放假要跌,期待腰斩
评论
说这么多有屌用。 。 。。
评论
说这些的从12年开始就有了,现在找12-14的空军都不在了,还是那句话一年换一个号出来说早晚会中的,到那个时候你就把自己封为神了,然后的口气就是“我早就说过了。。。”云云。成神了又怎样?还不是穷光蛋一枚?没有系统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控制,跌了又怎样?涨了又怎样?跟你没关系。继续下你的世界宏观大棋,这盘棋下的真大
评论
你这么看跌不现在去买个CDS? 哦,好像这些derivative都消失了,监管更严了,钱连赌博的机会都没有,不杠杆房地产,估计没别的出路了。lz有钱吗?没钱别bb,有钱告诉新西兰人民投资哪,谢谢
评论
2002年的房价是现在的20%-25%
评论
说的没错,分析的有道理
评论
LZ说的很好 回帖同意的不多
评论
这都是些间接的因素,太牵强了点。
评论
必须腰斩,
评论
不懂的人才说好吧?整篇文章乱花渐欲迷人眼,太remote。影响本地房价直接因素就是供需关系,人口数量,购买力等基本面。连大选,利率都不算。什么时候基本面被撼动了再说,其他都是bb,到时候我也是空军
评论
我清楚记得楼主从2014年开始就一直说着类似的话,如果再坚持10年或许能言中
评论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全球,尤其是大型经济体的经济表现, 还是对这里的房地产市场有影响的。本地(尤其是奥克兰)房地产的基本面一直非常强劲, 但分别在1998年和2008年由于大型国际经济风波而导致房价有所下跌。
不过, 现在根本看不到什么大型国际经济风波, 全球经济都在稳健的由复苏走向繁荣。
评论
你这是double扇lz脸
评论
嗨, 这也不能说是扇脸吧。大家的视角不一样, 得出的结论自然南辕北撤。彼此包容, 相互尊重吧。
评论
嗯 钞票可以随便印 房子不能随便盖
评论
上房版晚,没见过几年前那些多空轶事,倒是对多军印象深刻,从2017年还要大涨到小涨到持平到至少不会跌,从看三月数据到六月数据到看大选后,口风变个不停。
封不封神的,像小学生拌嘴吵架的语气,这么个论坛里还能有神,小泥坑里的泥鳅也叫龙王吗?
从你的气势看,风控很好啊,那何必气急败坏人身攻击呢。
宏观你不看,只在微观世界里打转吗,有个词叫坐井观天好像也是小学生课本里教的
评论
至于有钱没钱,看跟谁比,不过跟你比多半还是屌丝。投资的世界很精彩,也种类繁多,是一条越走越宽学无止境的路,借用一下轩辕的话,多读书吧,没人会告诉你投资哪儿
评论
14年也许回复过帖子?但是我自己都不记得了。我印象里是从15年8-9月份开始写帖子的,因为8月份人民币有一次跳贬,非常非常不好的信号,那时候感觉这里房价快到顶了,但当时认为会横几年。到去年大概二季度强烈感觉到要玩儿完,去年底呼吁接盘侠们冷静。大概是这么个过程,真用不了10年
评论
对美日欧英几个经济体的看法是一致的,但对新兴国家及新兴国家的朋友们看法不同,所以结论南辕北辙
评论
就当你打错了吧,算我屌丝吧 真应该好好读读书
评论
感觉到要玩儿完
评论
说这么多有屌用。 。 。。
keyboard expert
评论
Global Equity Market Year-to-date Performance
MSCI World Index(including 23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10.7%
MSCI Emerging Markets Index: +18.4%
新兴国家股市今年的表现远胜发达市场。说明了什么?
评论
真是笑死我了,假设某发达国家股市市值10万亿,上涨10%需要1万亿。某新兴市场股市市值500亿,那么只需要50亿就能达到10%的升值。所以这说明了新兴市场一片大好,发达国家即将灭亡?
评论
确实是笑死我了。
评论
奥克兰房价正在做实,货币紧缩这么多个月了,看看还能坚持多久?对于投资客来说,大不了今年少赚点或者不赚钱,一点都不影响正常生活。对于那些喷子屌丝来说,房价再怎么走平走低,即便房价是从脚后跟砍,你还是买不了,原因很简单,当富人都买不了房子的时候,屌丝们更买不了。现在的情况是富人继续买,投资客只要贷到钱还是继续买,首次购房者被条件所限想买但是买不起,喷子屌丝们还在屎盖里唱腰斩呢。
评论
long time no see 最近哪搓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