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关于中介推高房价,你怎么看。 ██


在新西兰


======关于中介练手推高房价,你怎么看。

不得不说,华人聪明。华人的中介都是顶尖高手。

可以练手策划推高某个区的房价。

例如。。。A区房价均价只为50万。  这一区的中介们 联手暗香操作买了一套房子,目标推高到80万

然后就出现了 虚假拍卖!!  暗箱操作 用自买自卖的方法,把房子卖到80万,让人民和市场误以为这个区已经到达80万标准。

以此类推操作几次,这个区就变成80万豪宅区了。 然后不明道理的投资客 和移民进入了这个虚假80万区。接盘,继续做着炒房梦。  中介就可以赚更多的中介费了。

最后接盘的人继续持有泡沫风险,   老百姓因为只有一套房子。 而每年交着不断攀升的地税。

(这里写的不是推测,是真实的发生朋友中介里的故事, 他们甚至集体囤地)
-----------------------------------------------------------------------------------------------------------------------------------------
经过广播宣传之后,大家的感觉是这个区价格又涨价了

一个中介这样讲,然后2个, 3 个。 通过广播 有无数中介讲---------现在是个机会。哪里又要涨价了,赶紧来买不然晚了

这是心理战术, 买家看别人赚钱  会担心别人和他抢这个机会   所以会先来抢。

舆论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这次调整30% 首付后,无数中介转发 不会影响房价。他们希望靠自己的宣传 影响到买家的心态。给他们强心剂!



评论
这个方法原来好像有过类似报道, 好像是一印度啊三。

评论
Land banking 不只是中国人在做吧~~~到处都有~~~炒房和land banking 是两回事~~还有就是你说的推房价 我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假如区域里有100套房子 你至少要推高30套才能造成假象吧~~~资本要求 和团队合做要求貌似有点小高啊~~~

评论
没办法。再怎么看该买房子自住还是得买

评论
各种手段,好像挺普遍的。

评论

不需要,一个区只要推高3套房子,然后在china2au 天天宣传就ok了

评论
不需要。一条街上只要推高一家的卖价,其他房主的心理价位就会提高。一个区出了3套高价,就会鼓吹这个区怎样怎样了

评论
中介再推如果买家就是不给高价钱房价会高吗?

评论
现在的 房产中介 就是这样 ,多数无良啊

评论

100% agree                        

评论
拍卖里有托都多少年了

评论
中介的目的是交易量,没不要费那么大力气自己去推高房价,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评论
无稽之谈,楼主对房价的认识停留在石器时代。



评论
各行各业都有这样的营销策略啊,就看你吃不吃这一套了。

评论

……难道房子只有中国人在买吗?买房子 还真有人以china2au的价格为参考 其他网站都没人上?买个QV都有30套的成交价格~~~

评论


各有各的市场,洋人也有类似炒作方式
不过归根到底,还是新移民在资本上和普通新西兰本地人不是一个等级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评论
之前发过帖子,说的就是这样,通过一辆套高价房进行大肆宣传,有些很有可能部分内部交易,频繁出手,推高房价,成功操作成功一个区以后,通过辐射到其他区。。从而推高房价。。。

评论

有炒房资本的新移民 用Skykiwi做参考?? 全是富二代拿钱买房玩的嘛??虽然我不懂 但是我觉得 LZ说的 太理想化太片面~~~~而且就往上一些“专家”所说泡沫不泡沫 入住率也是一方面~~没听到报道说AKL有入住率低的问题 所以新闻才一直说这是供求关系~~~就算放假被恶意推高了 ~~我想问 这是原来价格偏低吗?我不是中介也不住AKL只是说说自己的想法罢了


评论

那个时候叫洞价。

评论

是呀,是呀,你说的极是!以前不知道呀!

评论

Ranui????????????????

评论
中介作为一个买卖贩子当然有推啦,成交价越高,钱拿越多,双面人也不好当!

评论
就在这个论坛上就有啊,天天发的,什么某某区某房大地250万卖了!造成一种紧张的空气,想让你个250赶紧去抢,还以为是普遍性,其实什么市场都有好卖的房子和不好卖的房子,又没花钱打广告。那些流拍的,卖很久的怎么不告诉你呢。

评论

托 是 每个入行  百分百 要做的事情。  每次看房子,一群亲戚朋友 就会来 做 ‘看客’。

入行 第一件事, 就是 有能力 找到足够多的人来 托,找不到立马淘汰。 经过几次做托后,以后就会越来越专业,甚至和买家成为‘朋友’, 给买家 ‘传授经验’

因此有时候来5,6波人,可能只有一波人是买家。 这也是为什么同情了那个114万的,因为卖那边的洋女人是托中高手的高手,找一只车队的人做。只要心理价位以下就找人弄,即使最后心理价位以下拿了,也可以内部再消化。

评论
曾经看过一个房子一年转手6次 owner全是中国人的名字, 每一次转手都是5-8w的涨幅,这就是投机吧。

评论
买你熟悉的区!走你自己的路!

评论

同意 + 支持

x 2  

评论
中介举着一坨屎说是好东西,路人跑去花大价钱买了,绝对不是中介的错,而是路人自己有钱烧的慌,和肯借钱给他消费的人问题。

评论

X3 同意十支持

评论
中介真这么牛逼,早就自己做开发商了,或者从政去了

最多就是忽悠忽悠,搞些信息不对称,赚点钱

01-02年我怎么就没遇到一个无良中介使劲忽悠我啊,不然现在我就发达了。。。。奶奶的

所以,别怪中介,今天你觉得被忽悠了,未来没准你要还感谢人家呢,谢谢他当初忽悠你上船了。。。

自己买在了最高峰,那是自己眼光问题,即便当时买便宜几万块,未来下跌个10-15%,也一样赔惨。。。

新西兰房产

震惊!原来倒灌党全都偷偷买房了!

新西兰某倒灌党大V竟然亲口承认自己已经有房了!宣传裸斩就是为了自己下一套投资房抄底!最可悲的是本打算买自住房却没主见被人当枪使最后还说声谢谢啊。 评论 刚需一直都存在,无非 ...

新西兰房产

银行也纠错?改变短期房价预测

新西兰BNZ drastically lowers house price forecast, says market had 'false start' 这个时候突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之前不是四大行天天喊今年增长2-5% 吗? 才一个月不到就出来承认错误了? 评论 The predictio ...

新西兰房产

求指教:关于房贷利率重新锁定

新西兰谢谢了先~~ 房贷一直放在ANZ六七年了。下个月需要重新锁定房贷,请问明白人,是到期之前自己选择一个ANZ的一年期(目前好像7.14)?还是找贷款中介选一个ANZ的? 或者,请贷款中介帮 ...

新西兰房产

利率不变,准备加息

新西兰https://www.interest.co.nz/economy/127861/reserve-bank-has-left-official-cash-rate-unchanged-55-noting-domestic-inflation-slow 奄奄一息,仍要加息 评论 希望真的能加息,早死早超生。 评论 刁民!妖言惑众,煽乱房 ...

新西兰房产

811个月定存涨到了6.4%

新西兰另外MILFORD ASSETS MANAGEMENT还有一款旗舰产品,不是KIWISAVER, 不是KIWISAVER, 不是KIWISAVER。 是INVESTMENT FUND, 连续十年稳定增长。 10年收益164.02%, 年化收益率是14.02%。如果家里有老人的,你懂 ...

新西兰房产

都说房价房市爹爹爹

新西兰但我看基督城房市很好呀 很多再盖 wigram mall旁边已经开工 几十套貌似卖掉了大部分 评论 基督城房价低,付了20%首付以后,贷款也就50-70万,基本没有压力。奥克兰这几年买house的,随便 ...

新西兰房产

请教关于City的公寓

新西兰孩子要去city上学,想买个小的apartment,但是听说很多apartment都有问题啊,漏水什么的,还有产权都是租赁的, 有没有过来人分享一些信息呢,能不能买,哪个楼盘省心一些,或者还是租 ...

新西兰房产

mlgb的联储和央行

新西兰文中说的服务性通胀就是我们所说的NON TRADEABLE INFLATION 所有国家都这个样子,主要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效率低下,导致地方债务常年堆积,必须涨RATES来增加营收,不然地方政府怕破产 ...

新西兰房产

不谈房,就说说不跟风美国的日本

新西兰这些东西太高大上,草民的我看不懂 评论 砖家说了 崩盘又要开始了,坐稳了 定存什么的,锁在最高点,或者找剑客买基金。 妥妥活镰刀,等危机过去,全球都是优质资产。 哈哈哈哈 ...

新西兰房产

怎么知道附近房子卖出了多少钱?

新西兰怎么知道附近房子卖出了多少钱?怎么估算自己的房子在当前能卖多少钱?有什么网站可看吗? 评论 realestate.co.nz。找个中介最直接,因为房子之间差异很大,一般人不明白,你自己估 ...

新西兰房产

重磅!重磅!重磅!DTI来了

新西兰https://www.interest.co.nz/personal-finance/127974/reserve-bank-says-banks-will-have-comply-new-dti-rules-july-1-while-loan new DTI the banks will have to adhere to: 20% of new owner-occupier lending to borrowers with a DTI ratio over 6; a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