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育儿的花边话题---parenting,睡觉,爸爸,玩具,陪伴


在新西兰



译自http://www.cordbank.co.nz/blog/

parenting
每个人都知道家庭教育很重要,但哪种行为对孩子的成功和幸福影响最深呢?
“Life Project”的作者Helen Pearson说,答案可以在始于1946年的英国民众生活的追踪研究中找到。
研究显示,7个关键行为会产生最大的效果,而且幸运的是,它们都是父母非常容易做到的。
跟孩子交谈和聆听
对孩子明确你对他们未来的期待
情感上要温暖
教他们写字和算术
带他们出去游览
每天读书跟他们听(而且鼓励他们为了趣味而读书)
保持规律的作息

这些看起来显而易见,而且很基本,但关键是父母会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忽略。
可以试着理解这个概念为一种有质量的时段,比如近来父母很难和孩子在安排好的无数课外活动之后还有多少有质量的交流时间。同时,研究显示,有质量的时段仅仅意味着那些你聆听然后回应孩子的那些恬静时刻。当然就是那些你在接送孩子奔波与球场和音乐课之间时的刹那。
“家庭教育很重要”Pearson声明。
她承认她常常很忙, 所以没什么时间跟她的3个儿子交流。自从开始写这个追踪研究,她现在每晚花15分钟在他们睡前谈谈他们当天的事儿。
“当你吼孩子上床时,手边上的研究报告可帮得上忙了(反讽)”她对听众解嘲道。
这项追踪研究显示,这7个知易行难的关键行为可以帮助缩小50%的既有的存在于生命之初的最好与最差的孩子们之间的差异。(另外50%要靠社会和政治方案解决)
说道家庭教育,小事情往往是关键因素。你已经知道如何当个好家长了,可不是什么精彩的课外辅导或细小选择诸如手推车朝向。现在你所需要做的事,就是执行那7件事。





新爸妈6年都睡不好觉
研究者追踪数千刚生了孩子的家长,出生3个月时是睡最少的,尤其是妈妈。
然后随着孩子长大,家长睡眠逐步改善,但是夜间的休息模式改变了。
“我们没预料到这个,但相信肯定是更多的职责导致这些变化。”Dr Sakari Lemola,Warwick大学的合作者说,孩子长大后,晚上可能不再哭了,但是还会醒来,生病或者做噩梦,这些作为家长的压力和担心会影响睡眠。“
刊载在The journal sleep的研究收集了来自德国的数据,2008到15年的面对面的访谈。参与者被问到睡眠质量和小时数。
有2500个女性和2200男性报告了他们第一,二和三个孩子的出生和随后的6年跟踪研究。
也许并不吃惊,睡眠满意度在第一个孩子出生的首年在10分制中降低了1.7分,大致降了1分在第二及第三个孩子出生之后。
母亲同样也减少了40分钟睡眠时间,无论是在生第一个孩子,还是生更多孩子之后。
深层数据分析显示首次生产后3个月的睡眠时间少了1个小时,比之怀孕以前。
同时相似的趋势也在爸爸身上体现,只是略轻。甚至在他们孩子出生后的3个月,爸爸们只损失13分钟睡眠。
这个影响会持续,甚至4到6年以后,妈妈们还是缺觉。总体睡眠满意度比平均低1分,时长少25分钟。
相对照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妈妈们的睡眠回复到怀孕前,如果是第三孩子,睡眠状态就像是弹回来了。因为第一个孩子导致的睡眠状态基数很低,之后的就不显得那么糟了。
这项研究也有局限-回访是一年一次,而且赖于自己报告,同时一些参与者推出了研究。
Cathy Finlay产前课教师说,有几个方法可以缓解睡觉的困扰。
”渴睡让人生理和精神上枯竭。试着不要去担心些不重要的事,接受来自家庭和朋友的帮助。协同孩子睡觉的时间也有帮助,然后父母2人倒班也可以。“
但是,她说”睡眠失调是非常难受和累人的,但记住,它总会过去的。“




爸爸的技能要求

当一个现代爸爸不容易,因为这需要诸多技巧,一份新的调查这样说。
这项研究由Father's Day的头儿发起,然后发现作为一个现代爸爸,必须知道很多信息,包括网媒和洗脑歌的歌词。但是有个insta的账号是远远不够的。
研究者说,爸爸们同时也应该会那些传统爸爸的天赋,比如修自行车和升级电脑。然后其它必备的技能还有当值晚班喂宝宝,学校义跑还有编头发。
还有一些高频的技能,做晚饭,拼家具和言传身教。
还有一项重要的技能就是查看聊天记录,就像要会连接游戏机一样。
Zbyszek Kalenik说,如今父亲的角色要求能够应付各种任务和挑战,甚至包括以往属于妈妈的那一块儿。
4分之一的爸爸同意现在对父亲的要求比以前要高多了。
1200名参与调查的爸爸中,8/10同意“现代爸爸”要比他们自己的爸爸懂得多,主要是技术方面的知识。
2/3的爸爸们觉得生活成本,玩具和兴趣上的开销带来压力,同时超过半数相信社会对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参与度增加了。
但这个新的压力被证实是有益的,57%同意他们的确花费了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比之他们的父辈。
但仍然有1/5的爸爸们认为自己是属于“酷爸”一型的。

研究显示,较少的玩具使孩子更快乐

整理孩子的玩具,乐高,积木等总让人头疼。一项最近的研究给了父母一个原因(借口)减少孩子的玩具收藏。
这项研究发布在《婴儿行为和发展》,揭示在更少的玩具的环境下,孩子会有一个更开心,健康的玩耍时间。研究者测试了36个18到30月大的幼儿30分钟时间在2个不同的玩具间:一个只有4件玩具,另一个有16件。
研究者发现,当幼儿在件数少的房间里,他们主动参与的时间更长。因为较少的玩具可以选择,他们用创造力开发不同的玩法,发展了他们的认知技巧。
更好的是,孩子是真的对这些玩具感兴趣。“这可能是因为别的玩具会让幼儿分心,让他们停止玩手上的玩具而去想着另一个,”研究者这样说。就这么简单,越多的玩具,越少的注意力。在早期发育阶段,孩子注意力较短,给他较多的玩具,注意力只会更差。
但这儿有个更惊人的:这些幼儿的看护者报告他们平均有至少90件玩具在家。原来大家都差不多。
不管怎样,科学如今确认了,有较少玩具的孩子会更开心。





担心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么?

其实,现代家长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孩子身上比起1960以来的其他时间的父母。
欧洲大学学院的Guila M.Dotti Sani和加州大学的Judith Treas发现2012年来自11个富有西方国家的现代母亲多花费近一个小时照看她们的小孩比之1965年的母亲。而父亲现在花费大约一个小时参与带孩子的活动,而1965年的父亲,他们平均只花16分钟。
这个趋势不只发生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即使没有的也一样。在英国,加拿大,德国,丹麦,意大利,荷兰,斯洛文尼亚,西班牙和美国都是如此。
只有一个国家稍微降低的是法国,在那里"大自然母亲“的社会思潮已然成为法国母亲的育儿经,像超长的母乳喂养,布尿布之类的,Sani和Treas解释说。
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分析肯定了这项研究的成果。在美国,现代父母越来越多的带孩子一起出去玩。
积极育儿
研究作者把这一变化归于育儿哲学的改变:越来越流行的虎妈育儿经。
当然,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是否是一件好事依然没有定论。一个大尺度长期的美国家庭研究发现,3到11岁期间家长陪孩子的时间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没有关联。“我可以给你看20个图,其中19个都显示父母花的时间和孩子的成果没有关系..."作者之一的Melissa Milkie说。
这项研究甚至发现相应的压力,焦虑,缺乏睡眠的母亲在工作敬业和育儿职责中左支右拙反而会伤害孩子。
假如有那么一丁点联系的话,所花时间的质量更重要些:很多的证据显示,像给孩子读书之类的活动能帮助到孩子成年的成绩。
有件事可以确信,现代家长常常对较少陪伴孩子感到内疚。3分之一的有十几岁孩子的美国妈妈觉得她们花太少时间,而近一半觉得几乎没有时间花在朋友和兴趣爱好上。同时,更多的美国爸爸们(48%)相信他们花太少时间陪孩子们。
奢侈的时间
传统的经济原因认为高等教育高收入的家长会花更少的时间陪孩子,因为他们的时间更加宝贵,然后他们的收入足以支付看护的费用。
但Sani和Treas发现正相反,受过大学教育的妈妈每天会多花半小时陪孩子。这个已经跟1965年的情况不一样了。以前,中产阶级和劳工阶层的妈妈花在陪孩子的时间是一样的。


孕傻真的存在
孕傻,很多孕妇在怀孕期体验到的入堕云里雾里的状态,可能有其现实目的。
伦敦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孕妇脑部与情感相关区域活动升高。
怀孕期间孕妇使用右脑多过于新妈妈们,因为孕妇在为与宝宝建立情感连接做准备。
“我们的发现让我们对孕傻这一现象有了更深的理解,孕傻使孕妇变得更敏感”,Royal Holloway生理系的Victoria Bourne博士说道。
“这些结果表明孕期大脑识别面部表情发生改变以确保母亲神经系统为新生儿做好准备。”
研究员检查了39个孕妇和新妈妈在她们观看成人和新生儿做出正反情绪的脸时的脑活动。
结果显示孕妇相比较于新妈妈更多的使用右脑,尤其在应对正面表情的时候。 这项研究使用了由一半中性加另一半有表情的面部图像经行测试,以得出参与者使用哪半边脑处理正负面表情。
Bourne博士说“我们从之前的研究得知孕妇和新妈妈对表情更敏感,尤其是对宝宝的脸。
我们也知道有时展示出产后抑郁症状的新妈妈解读宝宝情绪表情比真实的情况更为负面。”
“基于这些改变的神经生理活动过程的发现才是理解它们如何影响母子情感连结的关键步骤。”
早前的研究指出孕期大脑产生变化因而能够对新生儿的需求更专注。
加州Champman大学生理学家宣称这些脑部的改变可能是由大量微弱的荷尔蒙波动以及胎儿微小的动作所引发,
这项研究发表在Birmingham的英国生理学会年会上。

带孩子的老人比较长寿
期刊《进化于人类行为》刊登一篇研究说,帮带孩子老人明显长寿。
这项研究使用来自柏林衰老研究及分析了累积了20年的来自500位年过70的老年人的数据。帮带孙辈的老人相比不帮的低了37%的健康风险。
Ronan Factora博士说,“看护和减压有某种关联,而我们已知压力于高死亡率是相关的。”
“如果带小孩或照顾其他需要帮助的人是一种减压的行为,那么这些活动一样有助于帮带孙子的祖父母。”
而由此获得的益处超过了那些只照顾自己小家庭的老人,即使照看孩子时看的不是自己的亲孙子,也有类似的好处。
观看ABC的采访视频如下:
http://abc7.com/health/study-grandparents-who-babysit-live-longer/2411739/

Having a baby later in life can boost your brainpower
(由于争议性及易误读,原文并贴以求精准。未生育及多胎并未明确提及,所以不要扩展结论)
12 APRIL 2018
晚生晚育可以增强脑力
Older MothersNew research,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found women who have a child after the age of 35 have better memories in middle age than those who complete their family earlier
刊于美国老年病学学会期刊的研究发现,35岁之后生育的女性人到中年时有更强的记忆力比之年轻时生育的女性。
The reason is believed to be the surge of hormones which flood the body in pregnancy, which affect the brain’s chemistry and function.
其中原因被认为是由于孕期血液中荷尔蒙的急剧升高,从而影响大脑的化学成分和功能。
Researchers tested 830 middle-aged women to fi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 later baby and brainpower.
研究者测试了830名中年女性以期找出晚育和脑力的联系。
These brain changes from having a child are believed by some experts to last a lifetime, and it may be that having experienced them more recently is better.
一些专家相信这些由于生育导致的脑功能的改变会持续一生,并且效果距生育的时间点越近越好。
Dr Roksana Karim,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said: ‘While it is not enough to suggest that women wait until after 35 years of age to close their family growth, our finding of a positive effect of later age at last pregnancy on late-life cognition is novel and substantial.’
南加州大学的Roksana Karim博士作为此项研究的主笔说,“目前还不足以说女性应该等到35岁以后再结束生育,我们的关于晚育有益的发现在认知上是新颖而确凿的。”
The first study to examine how pregnancy timing affects the memory asked menopausal women to do a series of tests, including reading and remembering word lists and retelling a story they had heard after being distracted.
首次验证怀孕年龄对记忆力的影响的研究对绝经女性做了一系列测试,包括阅读和记忆词单还有重复在被打扰的情况下听到的故事。
Women who had their first baby after the age of 24 were better at problem-solving and reasoning than those who gave birth earlier.
24岁以后首次生育的女性在问题处理和分析上表现得比更早生育的女性要好。
Karim博士补充道:“更多的研究将会揭示这些现象的原理,并且帮助理解年龄在首次怀孕中扮演的角色。
Dr Karim added: ‘More research is warranted to evalu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is phenomenon and also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age at first pregnancy.’

叨唠你的teenage女儿有用吗?

答案是:有~~~根据Essex大学的研究。
研究显示被妈妈叨叨的女生更可能上大学,得到好工作,和避免十几岁怀孕,比之那些有个更放松的妈妈的女生。
由研究者Ericka Rason-Ramirez领导的研究,在2004到2010年间追踪超过15000名13到14岁的女孩。他们发现父母的高期许在女孩的人生选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种期许来自“关键家长”而愈发有影响力,而扮演“关键家长”的通常是妈妈,所以妈妈的态度很重要。
而且这项研究总结出叨唠总还是有用的,即使teenage们看上去根本没在听。




评论
我们的元首表示强烈不服,并且对这种性别歧视言论予以抵制

评论

没错!

这就是歧视!!!

评论
update~~~~~~~~~~~

评论
陪伴孩子,update

评论
玩具,update

评论
skills dad, update

评论
new parents lost sleep, update

评论
parenting update

新西兰子女教育

学习钢琴的家长

新西兰请问大家一个问题, 我家小孩和钢琴老师学琴学了5 年了, 每个星期一节课, 价格也不便宜。上个星期和小孩聊天, 无意间小孩说老师上课经常刷手机, 请问你们家的钢琴老师也有一 ...

新西兰子女教育

闺蜜刚生娃,送点啥好呢?

新西兰闺蜜头胎。不知道送个啥礼物合适,想请各位妈妈们给个建议。 想过送红包怕太俗气,送金也买不到24k的,想问问有什么比较实用及对妈妈有帮助的。多谢,多谢啦! 评论 送避孕套吧 ...

新西兰子女教育

这样喜欢卷,怎么不回国卷?

新西兰一谈回国,就卷不动了? 评论 我其实挺想让孩子回国卷,不光是为了卷学习,我其实对学习要求也不高,主是为了那种不放弃肯钻研坚强心智的精神 在这边孩子心智太fragile了,不怪自 ...

新西兰子女教育

2025入學註冊困難重重

新西兰沒有想過小孩子讀書在紐西蘭註冊是多麼的困難,Flat Bush、 人口不斷增長、房屋不斷增長、學校根本沒有增加,一些沒有學區的地方,要是申請學區都已經直接拒絕,沒有學區住的人, ...

新西兰子女教育

year 4 and year 0 学习英文

新西兰大家好,我们是新移民来的,家里的yr4和yr0 英语目前跟不上,有没有什么可以推荐去online,或者去现场学习或者家教推荐一下的啊?孩子们说想要会中文的教,一上来就全套英文的,估 ...

新西兰子女教育

求入西区家长群

新西兰住西区 想多认识些附近的家长 有类似的群求加入 评论 同求同求同求 评论 要不搂住建一个吧 求拉 评论 同求同求 评论 留下微信号吧 评论 留下微信号吧 评论 leo232659 微信 评论 wangyux ...

新西兰子女教育

中国妈妈产后身体活动调查

新西兰您好!您是产后两年或两年内的中国妈妈吗? 如果是,那么我们非常想听听您的体育锻炼经验(如果您没有体育锻炼经验,也可以参与我们的调查)。我们是 VUW 的研究人员,正在调查 ...

新西兰子女教育

东区靠近botany town center 需要家教

新西兰东区靠近botany town center 需要家教,八岁男孩,现在上5年级, 需要一位家教,最好是就读大学生,计算机编程专业,需要辅导小孩编程基础,需要英文教学 每周可以保证足够时长,时薪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孩子成长的太快了!

新西兰女儿准备去上武术课,临走前先在家练练,她爸陪练,看她打的还挺有那个架势和气势。一招一式,都能听到起势唰唰的响。 练完一套,她爸说,‘跟你妈也比划比划’。 然后她朝我迈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去哪里上学?

新西兰下半年想带小孩来上学(上一年级),第一年还是想在奥克兰,学校该怎么选啊?看大家挺鄙视私立的,私立贵吗? 我们只是来促进本地消费的,不和大家竞争,大家手下留情啊 评论 ...

新西兰子女教育

孩子的早恋

新西兰初中一开始孩子就说学校里已经成了好几对,也有几个男生喜欢她。 不想打击她对她太严格,就说提醒她现在在太小(刚12岁)不要交男朋友。 今天孩子的好朋友在家发了很大一顿脾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