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
沿着弯曲的塔拉河,驶离了内陆,又回到了亚得里亚海,当晚留宿在左挑右选的圣斯特凡镇。在十五世纪初,这是一个小鱼村,后有修道院的历史,如今开发了旅馆。
1,第一眼,就被她所惊艳,满满的红色镶嵌在碧蓝的海水里,只有一条白白的堤岸可通向小岛,是真实世界吗?感觉仿佛在一位高超画家的油画里。她虽没有如德国的白天鹅城堡那么华丽、梦幻,但其落位、形状和颜色的搭配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享受。
2,再美,终究也要与她说Byebye,实在不舍要离开,我们围着小镇的周边再爬高远眺,依然意犹未尽。
3,沿着亚得里亚海,有许多这样的海湾景色,正是有如此多的美丽海岸线,才会孕育出象圣斯特凡岛那么奇妙的景致。
4,今天的目标地是阿尔巴尼亚。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就知道欧洲有一盏社会主义明灯,她与中国有颠簸不破的友情。在海关看到了这面熟悉的红底黑鹰国旗,心中自然会涌起一股久违的热情。曾记得以前国内经常有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上演:山鹰之国;宁死不屈等。就是在刚才来的路上,还在哼哼:同志们加入我们的小队,我们爬上高高的山陵,那里有我们驻地和朋友,我们是游击队之鹰。
5,车子开进了离黑山国最近的阿国第二大城市斯库台(Shkoder),我们怀着好奇心观看着周围的一切,大街上空彩旗悬挂,车道两旁有许多自行车,感觉与中国七十年代的城市很象。我们因担心故从未在中国驾过车,在这里也是一样,但好像要比国内谦让些。
6,在设导航仪时,因无确定目的地,只设了市中心,待导航仪显示已到了时,只看见几根铜管立柱和周边的小喷水池,我俩还不敢确认这就是第二大城市的中心?经询问才知确实到中心点了。整个城市很少有交通红绿灯,几个交警手拿红牌懒洋洋的躲在街边的树荫下。
7,这是一条本地人推荐最好的步行街,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色。倒是远处闪闪银光的清真寺提醒我们,阿尔巴尼亚有70%是穆斯林,后与他人交谈中得知最大的穆斯林高校也在这里。
8,这是一座剧院,以阿尔巴尼亚著名诗人麦格尼(Migjeni)命名的,照片左下方有他的雕像,他虽只活了二十七岁年,却能流芳百世,而相对一些政治人物可能只英明了一世。
9,中午经本地人推荐,我们选了一家最好的餐厅,点了二份不同的海鲜加蔬菜色拉和啤酒矿泉水,一共26欧元,我们给了5欧元小费,目的就是与那位经理和服务员聊聊。他俩告诉我们:以前阿中关系非常好,新闻中一直有报道,男经理还能用中文说毛泽东。问起现在对中国的看法,说以前较穷,现在富有了。他俩认为现在的阿尔巴尼亚完全抛弃了社会主义,恩维尔-霍查已是过去式的人物,并不值得尊重。想来是的,历史洪流滚滚,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只要是人为的明灯,无论一盏还是二盏,最终也是要息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