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Nissan的法国老板教您怎样消减成本
在新西兰
Nissan为了消减成本,伪装碰撞成绩,居然左右防撞梁的粗细都不一样,简直是丧心病狂
轩逸 == Nissan Pulsar
"新轩逸是唯一从自车身节省材料的车型 !"
“新轩逸左纵梁宽度为58mm,右纵梁宽度为40mm。为何相差如此悬殊,是设计需求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熟悉C-NCAP的考试项目,C-NCAP主要考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驾驶员一侧),以及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40%偏置碰撞的位置为驾驶员一侧,也就是左侧。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发生碰撞时左侧纵梁受到冲击力最大所以设计较宽,而右侧纵梁不在考试范围,就可以节省材料?如果增加40%偏置碰撞在右侧,新轩逸的成绩又该如何?这只有真正撞了才知道。新轩逸是唯一从自车身节省材料的车型。”
评论
跟大众的扭力梁一样, 国产之后缩水省成本而已跟什么"法国老板"有什么关系...
评论
力学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因为车左右承重不同,受力方式也不同,在相同材质的承重结构上,采用不同的结构件大小去满足所有力学上的要求,这是很常见的事,也可能是正确的选择,未必就是错的。生生套到所谓尼桑的法国老板为了省成本而似乎害人上去了,这完全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很多车,因为左右传动轴长度不同,所以轴粗细也不同呢,难道说也是因为为了省成本???
试想一下,一些车使用前端开放式的前叉,也叫 H 型车架。如果车的发动机及变速箱,总体上重量在车的左侧,因为启动,运行,变档等冲击力的作用下,结构受力也在车的左侧。那我问你,在 H 型车架上,同样用材的情况下,怎么解决左侧 前叉 的弹性摆动与右侧相同????怎么解决钢度与韧性的平衡???不解决行吗?不解决的话悬挂怎么办???
最佳方案,反而是强化左侧 H 车架前叉!那就是把左侧结构加粗或强化!或是在相同结构上,使用不同强度要求的材料!!这在使用 H 型开口车架 + 横置发动机 +侧置变速箱 的车型上,很普遍,也很正常的选择,特别是卡车上。
在汽车车架上,利用各种方式,解决力学问题的具体应用太多了。有时只是在一侧支架上贴面焊接了一小块钢板,有时是利用冲压槽起到强化作用,有时是打孔消除掉结构应力点,有时就是采用加粗方式,等等等等…………难道这些应用引发的外观不对称,全是因为为了省材料???前置发动机的车,前侧横梁结构一定比后侧粗壮复杂,难道说也是因为认为前部撞击重要,而后部撞击不重要,所以草菅人命省成本了??
有没有见过不同上下(或说左右)大小剪刀头的剪刀??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大力钳的结构??它们都是外观不对称的,为啥??
24磅大榔头头部是金属,中间偏要分开,用木头做柄,难道不怕头部甩出来死人啊?难道也是为了省成本??不!要是用一体的钢去做,你砸不了大石头,你的手倒可能被震断了!
这和汽车前后悬挂、避震的大小粗细完全不一样,原理上有何不同?
这和一些木制椅子,腿的粗细还有不同,又有何区别??
有必要扯上尼桑的质量,还有什么法国老板吗?
一切,都是力学需要!你要是真有兴趣研究一下 “为什么” ,我建议你从 材料学、工程结构学 、力学 方面入手。需要基础书,我可以传给你电子版。
在一定的情况之下,省成本也没啥不对的。要是用全钢实心件去做成这个粗细的车架结构,未必就是好事,最起码汽车售价你承受不起。那也是一种浪费,代表着人类科技的落后,而不是先进……。杀鸡用牛刀,从来不是褒义的……。
另外,尼桑轩逸 不等于 nissan pulsar 。
兄弟,改变一点思路吧,这对你有好处。这种贴子,还是少发为妙,因为只对你个人没好处。
评论
大神太认真了...有些朋友无脑黑日本车已经是习惯, 怎么说也改变不了的...
评论
呵呵,我没有认真啦…………。我只是和国人兄弟们聊聊,说说自己不同的看法,哈哈…………说实话,看到新西兰华人孩子有些思想或心态有点偏激时,我觉得可惜了,大好青年一个,何必呢……。想忍着当没看见,可我没忍住……。
评论
是的……。成本控制做为商家来说,是必须的,这无可厚非的。对购买人而言,你也别梦想说用买 VITZ 的钱,去得到一辆全钛合金制造的车……对吧??
其实这种设计,真心很普遍的……。
评论
是啊,性价比问题嘛,现在国产车也未必就差的……。我前几天,还想在这里买个长城柴油车呢……哈哈……。
评论
我的第一感觉也是这样,国内论坛上太多这种伪科学段子流言真心烦,大神很专业很给力。
评论
大众还断轴呢
一起发上来咯,
评论
呵呵,客气了……。真心有时候,拿这些流言没办法的……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