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夏山学校>> - 节选

在澳大利亚小学教育




焦虑的父母

我们可以说,焦虑的父母是无法给予的人 - 无法给予爱,荣誉,尊敬和信任。

最近一个新学生的母亲来夏山拜访。整个周末,她都在折磨孩子。他不饿,但是她要看着他吃午饭;当他聚精会神地在树上造房子时,她却把他叫下来回屋里洗手洗脸;他把零用钱拿来买冰激凌吃,她却教训说,冰激凌对胃有多么不好;他叫我尼尔时,她叫他改叫我尼尔先生。

我问她,“你既然对孩子这么大惊小怪,小题大做,为什么要把他送到这个学校来念书呢?”

她天真地回答道:“为什么?因为我希望他自由和快乐,我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不受外界影响而被宠坏。”

"哦“,我说,同时点起一支烟来。这位母亲一点都不知道她如何残忍而愚蠢地对待她的孩子,她正在把自己充满挫折的人生中的焦虑转移给孩子。

有什么补救办法吗?我没有好办法,我只能举出一些父母的焦虑造成伤害的例子,希望一百万个家庭中可能有一个人会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一直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但也许我是错的。”

---cena,打字哈切力。

评论
白条了!

谢谢分析。。

我是此类学校的支持者。。。

评论
一早就白条?

回想一下,从小就是这样被老妈折磨的,到现在打电话回去还是那个腔调,我心里那个窝火啊。

评论


我也奇怪。。一早就没了。。。我都没动过

我不认同我妈细节上的教育,但是绝对感激他们给我的大环境

评论
父母的成长经历对将来自己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希望孩子能做到自己没有做到,得到自己向往的。

第一代移民的确纠结。 能理解。

评论
赞同。

但是如果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已经很满足了,是不是对孩子的要求就少了呢?

评论


更高,更强,更快。。。我们要的是更多

我们缺少一种反省,一种能力,去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

缺少进取心,知足者常乐,两者之间之隔了一层纸。

[ 本帖最后由 jimqiu 于 2010-11-5 11:37 编辑 ]

评论
如果已经很满足了,为什么还会要求更高更强更快呢?

欲望是一个问题。如果真的甘心作那80%的普通人,而且相信普通人也可以很幸福,那还折腾那么多干什么。

进取和知足,我觉得不矛盾的。进取是君子自强不息的进取,是绝对的进步,而不是跟周围人比较的进步。知足是满足自己目前已经拥有的,对已失去或没得到的不强求。

评论
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认识,对社会大格局的一个认识,有利于控制自己的欲望。

进取,是看针对哪个方面的?科学,自由,思想,永无止境。

物质上的,大房子,大汽车,N多电子产品,在我看了跟那些吃得大腹便便的鬼佬无差别。
适量,是个很主观,很个人的问题。

评论


我想给孩子的只是自由和爱,至于今后如何发展还是会有一定的平衡的。
《夏山学校》看完后,我又看了《飞吧孩子》,是一个日本妈妈写的,她的儿子在夏山待了6年。
16岁从夏山学校出来后,去国际学校学了2年,去一般的学校学业上很难融入大环境。

评论
请问在哪儿可以下载《夏山学校》电子版,在网上搜了一下,都没有下载下来。

评论
问一下楼主孩子多大了?

评论
我大胆的说一句,虚荣心有时候是奋斗的动力.一个温饱的状态抹煞斗志. 

如果对物质东西没有YY,就没有追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反省,反馈社会..这样才能增加GDP

我们阿丝说的好,有钱的人才有资格说钱没用...

评论


我是纸质版,刚刚运到,有空的话还会摘录一些片段以供大家讨论。

评论


快4岁了,现在学术方面的就会数数字,1~29。
认识一些中文字,都是他想认的,基本都是鼹鼠的故事里面的。
现在在玩文字版的《植物战僵尸》,把植物的名字写在卡片上,然后他很有兴趣地摆来摆去,假装抵抗僵尸的进攻。

评论


既然是CC大妈说的,个么就随便展开一下:
1。有多少钱算有钱?
我比隔壁王二多100块,我算不算有钱?

2。有多少有钱人会说钱没用?
一般来说,只有有钱人才能深刻体会到”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不喜欢钱的有钱人没见过几个,不喜欢钱的普通人倒听说过不少。

3。那些说钱没用的有钱人,是到什么时候才意识到钱没用的?
除非是经历了人生中重大的事件,否则金钱的价值观很难一下子转变,inception看过伐?

评论
想问楼主一个问题,如果不介意的话。请问你有没有考虑过,会送他上普通小学,还是蒙氏之类的学校呢?

评论


从家庭经济方面考虑,普通公立小学是比较现实的,不过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这一块,做家长的自我学习,反省很重要。

蒙氏好像不是澳洲的主流,个人感觉澳洲的主流小学就有点类似夏山学校,有自由,有大把玩的时间,学术上不怎么重视。
所以我在找夏山的学生毕业后如何融入社会的例子。

评论

楼主一定会是个好爸爸。
另外对楼主的口头禅印象深刻,听起来好亲切啊,哈哈哈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11-5 15:22 编辑 ]

评论
谢谢,能不能说说蒙氏和夏山有什么不同?我还以为精神是一样的,都是讲爱和自由。

评论


前天还跟儿子打了一架,我头上2个包,伊手臂上三记响亮的巴掌。小朋友理亏,泪水噙在眼睛里,还没地方去告状。

lp说我现在的口头禅是:”黄刚是刚,黄刚是刚,侬哪嫩就是伐听格啦。“

评论


要说蒙氏和夏山的不同,这个话题有点大,不敢随便忽悠。
蒙氏的书两年前也看过,没有很大的震撼,现在google一些蒙氏的介绍,随便写一些体会。

    *  (1.“工作”是人性的表现,也是人性的特征,只有人类才具有这种能够“开创生命、发扬生命”的特性。
夏山里面没有工作的概念,就是玩,玩,玩。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 (2.孩子喜欢“工作”甚于游戏。
夏山认为小朋友到时候自己会要求成熟,而不是被成熟,到时候他们会要求学习。

    * (3.“独立”是儿童成长的主要目的,也是成长的必要条件──孩子们渴望摆脱大人的摆布和干涉,而自己发展他的生命,成为一个未来的强人。
夏山没有说要培养一个强人,只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能够认识自我的个体。

    * (4.孩子能够自由选择所能、所喜的事物来探索,才会有兴趣学习,也才能产生学习意愿。因为儿童们所选择的,一定代表着他们内在有某种特别的需要和兴趣。
夏山与此相同。

    * (5.幼儿的成长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在生命的开始就已经存在。在这伟大的规律中,幼儿个体为了成长,会不断地显露出“内在需要”来,驱使着幼儿主动地去接触环境,以满足成长的目的。
夏山没有此方面的内容。

    * (6.“适应环境”是幼儿一切智能成长的原因。
夏山给青少年创造了一个非常民主的环境,这个是非常难得的。这个环境是夏山学校所有学生创造的,并不要求你一味地去适应。

    * (7.儿童在智力的发展上,有各种官能的“敏感期”出现,在特定的敏感显露期内,官能如果能够得到“及时的”满足,就会快速的发展。当然这种敏感显露时间的长短和出现的迟早,是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的,也无法使之提前或延迟,因此也就成为幼儿教育所重视的“个别差异”理论的根据之一。
夏山没有此方面的内容,但敏感期这个名称确实给我解释了幼儿行为的不同阶段。

    * (8.说话和阅读都是自发性行为,有其一定的发展规律,而且孩子书写行为的发展其实早于阅读。
夏山没有此方面的内容。

    * (9.奖惩对幼儿的学习不能产生“诱因”,不但无效,而且有害。
夏山不鼓励奖惩,也不要求幼儿学习。

评论
看来夏山学校不能培养出GENTLEMEN。

吃饭的点,难道不应该乖乖来吃饭吗?不管饿不饿都该回来笔直地坐到餐桌前。这是礼貌。

ICECREAM 是不能多吃,什么都不能急吼吼多吃,这是风度

称呼老师,不应该加先生吗?前几天贴子里刚看到这个标准,正打算让孩子严格执行呢。

难道我又错了?

评论
礼貌与礼节

有礼貌意味着为别人着想?不,应该说是从别人的角度去感受。有礼貌的人一定要有集体的意识,能替别人设身处地着想。礼貌不允许伤害别人,有礼貌也是真的有修养。礼貌学不来,他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

礼节,却是可以学习的,因为它是属于意识层面的,是礼貌的皮毛与表面装潢。礼节不管人们在音乐会上讲话,也允许饶舌和诽谤,它只要求我们在餐桌上服装整齐,看到女士时起立致敬,以及吃饭后说声”慢用“。这些都是可感知,肤浅而没有意义的行为。

没礼貌永远是因为不正常的心理引起的。谗言与诽谤,饶舌与诋毁都是主观的错误行为,它们只是表示诽谤者自我憎恨和不快乐。假如把孩子带到一个快乐的世界里,我们就可以去除他们恨的愿望。换句话说,这些孩子便会有礼貌,也会表现爱与仁慈。

假如小孩用刀子吃青豆,他们并不一定会在音乐演奏时说话;假如他们经过布朗太太身旁时不脱帽致敬,他们也不一定会去散步布朗太太酗酒的消息。

在女士前面脱帽致敬毫无意义,我小时候向牧师太太脱帽致敬,但对我的母亲和姐姐却不这么做。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了解在她们面前不需要假装的缘故。

夏山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家长的财富和地位都不受到重视,受重视的是个人的性格。最重要的是孩子的合群性,夏山的好礼貌是由自治产生的,每一分子都被迫经常注意其他人的相反。夏山的孩子如果嘲笑一个结巴或跛子是不可想象的,但是私立学校的学生却非如此。那些一天到晚都说“谢谢”,"请“和”对不起“的人,可能很少对别人有真正的关怀。 -《夏山学校》

---打字哈吃力,让我面对狂风暴雨般的加分吧~~~

评论


么看过,老想看哦

评论
这个夏山十几岁才开始学习?我参观蒙氏的时候看到他们可是5岁开始就正式学习了。老师教的还挺细,一个老师领着四个孩子读书,另一个老师带四个孩子写字。一个一个地指导,不急不慢,巨耐心。不学习的学校,不敢送,心里多不踏实呀。

评论

非常感谢你分享自己的看法。

但我看了以后还是认为二者在本质上是很相似的。都是提倡让孩子自己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蒙氏说的“工作”,对孩子来说,我的理解(可能不对)也就是玩,很专注地玩。

在“独立”这一项我觉得二者也是很一致的。并且非常认同你说的“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能够认识自我的个体”。我想蒙氏说的强人也是这个意思,是指内心的强大吧。

不同之处,好像夏山给的自由度更大些,比如不要求孩子学习,蒙氏相对更加按部就班一些,比如在敏感期的时候多给孩子某方面的训练。如果这个理解正确的话,我还是更认同蒙氏的。

评论


非常非常认同你对礼貌和礼节的理解。我个人看法是礼节多多少少是表面功夫。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才是最重要的。

[ 本帖最后由 fireocean 于 2010-11-5 16:42 编辑 ]

评论


小班,5到7岁;中班8到10岁,大班11到15岁。

评论
从我那天参观的情况看,蒙氏一方面给孩子自由,另一方面对孩子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小小的孩子,自己吃完饭,要把盘子冲干净,把桌子整理好,废纸扔进垃圾桶。我看见一个四岁左右的女孩子玩一个毯子,玩完以后整整齐齐叠好,放进柜子里。她作这些的时候,后面一个老师一直在“冷眼观察”。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

家有爱笑娃的烦恼,求支招

澳大利亚孩子平时非常爱笑乐观simple,总爱帮助别人(help others是老师说的),今年刚刚kindergarten,班级里面有1个女孩总爱打小报告(亚裔不是华人),天天盯着别的同学,做错什么都报告老师 ...

小学教育

小学5 年纪辅导书

澳大利亚请教大家一个问题,小学都用什么辅导书呢? 我家孩子现在5年纪,但是刚过来澳洲,好多东西要补。 报了SCHOLARLY,但是觉得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也报了课下辅导班,跟着别的小朋友 ...

小学教育

旧自行车

澳大利亚孩子的同学有个旧自行车,这同学买了个大点的二手车,于是以前的淘汰下来。同学家长说可以给我家孩子用,我问了家长给多少钱,家长说不用。想请教大家我是给钱(给多少?), ...

小学教育

Reject the payroll tax on independent schools

澳大利亚发个投票抵制安德鲁斯关于取消私校payroll tax豁免的法案 https://www.parliament.vic.gov.au/view-sign-e-petitions/details/12/501#msdynttrid=pSajdYtDc32_JGY39nWHSTJ8eqCPVO-j3VQNg5gdlXY 评论 私校都给家长们发信了吧 ...

小学教育

St Ivy North Public School有小伙伴吗

澳大利亚给孩子考虑新学校了。现在在教会学校,我儿子四岁多,说话晚,儿科医生给开了轻度自闭症的诊断,现在的学校新开了特殊教育班,这几天一直劝说我们把儿子转去那边,我们去看了 ...

小学教育

请推荐一所selective补习学校

澳大利亚坐标悉尼西区。明年要考selective了,现在在Selina ho那里补习,感觉效果一般。preuni也去过,作业太多而且净是超前知识,效果也不好。麻烦板上家长推荐一家补习社,谢谢啦。 评论 现在 ...

小学教育

小朋友上语言学校求建议

澳大利亚小朋友今年刚开始一年级,之前一点英语基础都没有。 现在上了3个半月了,感觉进展缓慢,上课什么都听不懂,就是发呆。 现在的小学也没有ESL课程。大概每天早上会有个老师教我们 ...

小学教育

Victorian High-Ability Program有人了解吗?

澳大利亚收到学校邮件,儿子被推荐进这个VHAP。应该是好事。 不过我看了半天这个东西的网站也不太知道它具体有啥用? 貌似就是个短期学习班? 有人了解吗? 多谢。 评论 就一个星期一次网 ...

小学教育

求适合小学生的线上中文学习网站

澳大利亚求适合小学生的线上中文学习网站,有经验的家长请分享。 评论 可以试下LingoAce 评论 感谢分享 评论 我家小朋友们上的线上课挺不错的,老师很有耐心。 最大的好处是家长不需要买大 ...

小学教育

参加Pre_uni奖学金考试

澳大利亚小白一枚,没有去正规补习班,去参加pre_uni scholarship考试,只考了个49%。 是不是OC, selective不用想了? 没有一定要去OC Selective的意思,就是想知道一下水平。孩子平时比较放养,但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