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现在的丘栋荣,让我想起了1年半前的张坤

在澳大利亚澳洲新闻




最近,丘栋荣挺火的, 做了一场直播,整个基金圈都在传。(也确实说了不少干货,直播回放链接懒猫放在文章末尾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下哦~) 再加上今年正收益, 懒猫评论区都有小伙伴留言, “当初不应该因为申购费不打折而放弃丘栋荣的基金”。

但此情此景也让懒猫不由得想起了“前公募一哥”——张坤。 现在的丘栋荣像极了一年半前的张坤。 张坤是怎么崛起的呢? 白马股大牛市,2020年易方达蓝筹涨了95.09%,同类前3%。

2019、2020年,赛道股大放异彩的那两年,丘栋荣的表现就很一般,同类排名后50%。

丘栋荣是优秀,但他的成功也离不开行情的推波助澜。有了张坤的前车之鉴,小伙伴们对丘栋荣不妨多几分理性。 而回顾历史,“成长”与“价值”轮动其实是不变的主旋律。 2001年以来,A股已经出现过3次价值占优的行情,但价值行情结束之后都是成长行情崛起。

第一波价值占优行情:2001-2008年。 这一波分为两个阶段, 2001-2005年,市场是下跌的,但价值股的盈利能力特别强,代表价值股的低市盈率指数的净利润涨了165.3%,而代表成长股的高市盈率指数的净利润却持续亏损。 一个业绩往上走,一个业绩往下走,最终的结果就是价值股比成长股更抗揍,低市盈率指数只跌了21.5%,高市盈率指数则跌了76.1%。

2006-2007年是A股有史以来最壮阔的一波牛市,但在这波牛市中依旧是价值股跑赢成长股。 低市盈率指数涨了567.2%,高市盈率指数只涨了333.6%。 为什么跑赢呢? 估值差距太大。 起步之初,高市盈率指数PE是100多倍,但低市盈率指数PE只有8.1倍。 反映到行情上就是这样的,不管下跌还是上涨,2001-2008年一直都是代表价值股的低市盈率指数占优。

第二波价值占优行情:2011-2012年。 这一波的大背景依旧是下跌,2011-2012年,Wind全A跌了18.8%。 而且和2001-2005年的下跌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成长股景气度更高,业绩增速也更快。 2011-2012年,高市盈率指数业绩涨了68.8%,低市盈率指数业绩只涨了31%。 但结果不变,依旧是低市盈率指数跑赢高市盈率指数。 为啥呢? 事后来看,这一轮的主线就是杀估值。 当时高市盈率指数估值高达201.4倍,杀的最狠,一路杀到58.7倍,估值萎缩了70.9%。

第三波价值占优行情:2015-2018年。 这一波就比较干脆了,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8年底,高市盈率指数一直在杀估值。 同期,高市盈率指数和低市盈率指数业绩变化并不明显,超额收益主要是杀估值贡献的。 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5年下半年,高市盈率指数PE从378.6倍跌到年底的152倍,跌去了一半。 低市盈率就相对比较稳一些,从15.3倍跌到12倍,跌去了20%。 第二阶段,2016-2017年,行情企稳,价值股也开始上涨,低市盈率指数估值变化不大,但高市盈率指数的PE却从152倍跌到9701倍,继续杀估值。 第三阶段,2018年的下跌,同样是高市盈率指数估值杀的比较惨。

(1)业绩增长是行情上涨的主要驱动力。 2001-2005年,低市盈率指数业绩爆表,价值跑赢成长。 2019-2021年,又是高市盈率指数业绩爆表,变成了成长跑赢价值。 不管高市盈率还是低市盈率,只要业绩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爆表,也就是基金经理经常说的“景气度向上”,那这个板块大概率就会上涨。 (2)估值高低是行情切换的主要动力。 本质上就是比价, 2006-2007年的牛市行情启动前,低市盈率指数的PE是8.1倍,高市盈率指数的PE是105.7倍,代表价值股的低市盈率指数性价比高,所以当时是价值跑赢成长。 2019-2021年的成长股行情启动前,低市盈率指数的PE是7.2倍,依旧很低,但高市盈率指数的PE已经从2015年高点的378.6倍降到54.8倍,对一些资金来说,连续杀跌后成长股性价比更高一些。 还有2012年底,低市盈率指数的PE是9.3倍,高市盈率指数连续杀跌后,PE也从201.4倍降到了58.7倍,也是成长股性价比更高一些。 (3)熊市中,低市盈率比高市盈率更抗揍。 这个也很好理解,高市盈率股票成长空间大,更容易讲故事,也更容易受到资金追捧,牛市中也更容易上涨,2015、2019-2021年牛市领涨的就是成长股。 但风险是涨上去的,涨的多,接下来的熊市中也可能跌得更多。 再有就是熊市中大家的心态是避险,尽可能找那些潜在下跌空间小的股票,资金也会流出成长股,而流向价值股,价值股表现出更强的抗跌属性。 现实的例子就在眼前。 成长股3年牛市结束,今年一众顶流,不管你是成长,还是均衡或者轮动,都跌得稀里哗啦的。 只有价值型基金经理业绩比较好看一些,丘栋荣、姜诚是正收益,林英睿、鲍无可也没亏多少。 但展望未来,价值风格能一直占优吗? 肯定不可能,那坚守价值风格的丘栋荣必然会在将来的某个时候跑输成长、均衡风格的其他基金经理。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这个时候才想起丘栋荣,本质上和2020年下半年想起张坤一样,都是想追一波,但你确定你能在音乐停止之前离场吗? 对了,纠正一个误区, 价值跑赢成长不是说价值涨、成长跌,只是说价值比涨的更多或跌的更少。 同理,成长跑赢价值,也是说成长比价值涨的更多或跌的更少。 所以,即使将来某个时刻丘栋荣跑输其他风格的基金经理,也不意味着丘栋荣亏钱,其他风格基金经理赚钱。 最后说下丘栋荣的直播,真的讲了不少干货,懒猫简单总结几点: (1)大幅调整后,丘栋荣对未来更乐观了。 他的原话是“基本上不会留现金,现金反而就不够用,因为有太多的股票和资产可以买,我有太多的这种资产可以买。” (2)市场正在从结构性机会转向系统性机会。 权益类资产有一个“不可能三角”,风险小、价格估值很便宜、流动性好,这3个条件很难同时满足。一旦同时满足,那就是大机会,而现在就罕见的满足了,激进一点说,最保守的投资者都应该去买股票,或者都应该买某种类型股票的组合。 (3)现在的中国互联网有点像2003、2004年的美国互联网。 最感兴趣的成长股就是互联网公司,它满足了3个条件:低风险、低估值、成长性强。 虽然很多人担心互联网的成长性,但互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多,中国未来也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在这个背景下,不排除会诞生比美国互联网公司更大的公司。 再者,投资互联网最好的机会并不是泡沫形成时,而是要在泡沫破裂之后去寻找哪些公司能够代表未来。 那个时候格局已经非常清晰,同时公司的竞争力比较明确,估值和价格也很低,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现在这种机会就有点接近于2003、2004年美国互联网时期的机会。 (4)其他像传统行业的价值股、港股、中小市值公司等丘栋荣依旧看好。至于机构重仓的大盘成长股,虽然风险在过去一段时间释放了很多,但估值百分位也就从原来的百分之百分位跌到了60%-80%分位之间,释放的还不够干净和彻底,也谈不上有多少吸引力。 还有直播回放链接,懒猫放这里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下哈~ 视频有点长,一个半小时,想看文字版的,可以戳这里!

本文作者:懒猫,来源:懒猫的丰收日,原文标题:《现在的丘栋荣,让我想起了1年半前的张坤》


澳洲中文论坛热点
悉尼部份城铁将封闭一年,华人区受影响!只能乘巴士(组图)
据《逐日电讯报》报导,从明年年中开始,因为从Bankstown和Sydenham的城铁将因Metro South West革新名目而
联邦政客们具有多少房产?
据本月早些时分报导,绿党副首领、参议员Mehreen Faruqi已获准在Port Macquarie联系其房产并建造三栋投资联

中文新闻,澳洲经济,时事,华人论坛动态,悉尼本地消息,墨尔本,珀斯,布里斯班,澳洲新闻,澳大利亚华人网,澳洲华人论坛